亚洲预选赛18强赛分组-乌德勒支-欧冠回放在哪看-足球胜负彩500足彩网天气预报|www.dgstz.com

創業無憂資質認證安全支付專業解答售后無憂
創業無憂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知識庫 > 財稅服務 > 財稅知識

“應納稅所得額”與“應納所得稅額”的區別,你能分得清嗎?

發布者:應納稅所得額 時間:2021-05-15 瀏覽量: 分享:

“應納稅所得額”、“應納所得稅額”,這一對企業所得稅中的“雙胞胎”名詞,你分得清嗎?今天就讓創業無憂帶你來辨一辨,看看它倆具體有哪些不同吧!

一、含義不同

1、應納稅所得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五條規定: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應納所得稅額

《A100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A 類)》中填報說明:第25行“應納所得稅額”填報第23×24行金額,即:應納所得稅額是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后得到的金額。

二、計算方式不同

1、應納稅所得額

在實務操作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可以采用直接法和間接法兩種方式:

(1)直接計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稅收入-各項扣除-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2)間接計算法

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總額±納稅調整項目金額

2、應納所得稅額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所得稅稅率

現在你能分清哪個是應納稅所得額,哪個是應納所得稅額了嗎?如果還是有點迷糊,那就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張表,用更直觀的方式來看看兩者的不同與聯系吧。

實例

最后,從一個實例中看看實務操作中“應納稅所得額”、“應納所得稅額”是如何計算的吧。

例:假設A企業2020年度收入總額為1250萬元,其中:國家財政補貼10萬元,國債利息收入20萬元。成本支出、期間費用和其他支出合計800萬元,可彌補以前年度虧損20萬元。該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不考慮其他因素,則A企業2020年度“應納稅所得額”、“應納所得稅額”分別為多少萬元?

根據例題所給的條件,我們在計算A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運用直接計算法,將A企業年度收入總額1250萬元,減除不征稅收入10萬元、免稅收入20萬元、各項扣除800萬元、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20萬元,得到的余額即為應納稅所得額:

應納稅所得額=1250-10-20-800-20=400(萬元)

將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的企業所得稅稅率后得到的金額即為A企業的應納所得稅額:

應納所得稅額=400×25%=100(萬元)

作者:創業無憂網

原載:http://www.dgstz.com/zhishiku/587.html

服務:財稅知識稅務知識個稅知識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

熱線:4000-616-168 18916111345 021-58861166

上一篇:《出口退稅系統企業端一本通》來了 趕緊查看下一篇:合伙企業、個人獨資企業,需要匯算清繳企業所得稅嗎?

Copyright © 2016-2020 創業無憂企業服務有限公司 滬ICP備17024407號-1電子營業執照